抗菌肽抗菌机理及其应用
上皮组织作为抵御外界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若其受到损伤将会导致细菌的入侵并继而引发炎症。人的口腔组织就经常受到微生物的侵害,会引起多种口腔问题,比如细菌性牙周疾病以及各种致病菌所导致的黏膜感染。不久前在哺乳动物上皮组织黏膜中发现宿主会产生多肽类抗生素,于是就有一种假说认为这种叫做β-防御素的多肽在宿主抵抗病原微生物侵害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与这个假说一致的是,在长期受到细菌感染的囊胞性纤维症病人体内,β-防御素的活性受到了抑制。而在口腔黏膜中有防御肽表达的第一个直接证据,是在哺乳类舌上发现了一种新的上皮组织β-防御素。在机体的炎症反应中会上调此防御肽的表达,表明其参与了宿主的防御应。在哺乳类的皮肤、肠道、气管、宫颈内膜及口腔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类群,有理论认为上皮细胞所产生抗菌肽的主要功能就是维持这些微生物群落的稳态。现在也有证据表明止常的牙龈组织细胞会表达两种β-防御素:Hbd-1和新近发现的Hbd-2,而且在皮肤和牙龈中也发现有cathelin类抗菌肽(特指在人嗜中性粒细胞中发现的LL-37)的表达。这些上皮组织产生的抗菌肽很有可能在口腔黏膜防御病原菌侵害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因而在抗菌治疗中这类抗菌肽类会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抗菌肽 微生物群落 抗菌机理 临床应用
吴茜 曹毅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65-177
2012-11-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