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青岛港湾主要大型污损生物群落组成演化初步探讨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李洁民等在青岛油脂码头浮筏上进行污损生物的挂片。历经近20余年,该区因油脂等污染,浮筏上污损生物死亡,不再有新的国物附着,该试验浮筏被淘汰。青岛海洋化工研究院在中港防波堤处投放新的铡结构试验浮筏,本调查以该浮筏污损生物为主,结合中国科学院海洋所“海鸥”浮码头试验点的污损调查,从工程防腐防污需要进行研究。分析了海洋环境对污损群落的影响,青岛港湾大型污损生物稳定群落的结构等问题。

污损生物 群落组成 结构演化 海洋环境

马士德 王科 赵君 赵晓栋 王洪仁 陈永伟 丛巍巍 李红玲 段继周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青岛 266071;中国工业防腐学会海洋防腐防污专业委员会,青岛 266071 海洋化工研究院,青岛 266071 浙江海洋学院,舟山市 316000 中国工业防腐学会海洋防腐防污专业委员会,青岛 266071;中船重工725所青岛分部,青岛 266101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青岛 266071

国内会议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2海洋腐蚀与生物污损学术研讨会

青岛

中文

58-63

2012-11-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