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CYP2C19*2/*3和CES1A2A(-816)C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CES1A2 A(-816)C、CYP2C19*2l*3, PONI Q192R、ABCB1 C3435T位点基因多态性对冠心病患者服用氯毗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影响,并探讨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在氯毗格雷药效个体差异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一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CYP2C19*2/*3、PON1 Q192R、ABCB1 C3435T单核苷酸多态性,采用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方法检测CES1A2 A(-816)C单核普酸多态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磷酸化水平(VASP-PRI)作为氯吡格雷特异性药效学指标。同时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和诊疗信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影响。结果:PON1 Q192R、ABCB1 C3435T位点基因多态性不影响氯吡格雷的疗效。(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活性差异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2C 19基因表型和CES1 A2基因多态性,分别可以解释10%和6.4%的个体差异;非遗传因素包括体重、高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分别解释5.1%、3.6%、3%的个体差异。所有因素共解释26%的氯毗格雷个体差异。结论:CYP2C19*2/*3和CES1A2(-816)C等位基因降低了氯毗格雷抗血小板的活性。

冠心病 氯吡格雷 基因多态性 抗血小板活性

丁肖梁 谢诚 缪丽燕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临床药理室,江苏苏州 215006

国内会议

第十三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大会

成都

中文

186-186

2012-10-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