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源调控光滑球拟酵母生理机制解析
目的:研究氮源在促进T.glabrata丙酮酸生产过程中的调控生理机制。方法:在氯化铵与尿素两种氮源的条件下,对比分析T.glabrata胞内ATP水平、胞内pH、胞内NH4+浓度和丙酮酸羧化酶(PYC)活性等生理学参数的差异。结果: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与以NH4Cl为唯一氮源相比:(1)菌体干重、平均比生长速率、丙酮酸产量、丙酮酸对葡萄糖得率、平均耗糖速度和生产强度分别提高了11.9%,29.4%,23.8%,3.1%,20.1%和23.8%;(2)胞内ATP水平和胞内NH4+浓度分别降低37.1%与25.7%,胞内pH和PYC活性分别提高7.9%和20.5%。结论:尿素能够加速胞内ATP消耗和调节丙酮酸羧化回补途径流量,进而提高TCA循环通量,调控碳流适当流向菌体生长,提高丙酮酸生产效率。同时尿素能够抵御酸胁迫,促进菌体生长。
丙酮酸 生产工艺 酵母发酵 生理机制
杨松鑫 刘立明 陈坚
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无锡 214122,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国内会议
纪念中国微生物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暨2012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
南京
中文
262-262
2012-10-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