硇洲岛潮汐带牡蛎相关可培养细菌多样性
目的:了解南海硇洲岛潮汐带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相关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方法:应用纯培养法分离样品中的细菌(含放线菌),采用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方法研究这些分离菌株的生物多样性。结果:用补充0-25%(w/v)NaCl的MA、MH和NA培养基从样品中分离到102株细菌,在形态观察和部分生理生化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去冗余,选取74个代表性菌株进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归为38个物种,属于4个大系统发育类群的16个科、18个属。大多数菌株与其系统发育关系最密切的有效发表种的典型菌株之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结论:硇洲岛 潮汐带牡蛎中存在较为丰富的原核生物多样性,并潜藏着一定数量的微生物新类群(物种)。
巨牡蛎 微生物 细菌培养 生物多样性
肖建青 朱泓溢 刘祝祥 刘荷 贺建武 李洪军 李文均 陈义光
吉首大学 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南 吉首 416000 云南大学 省微生物研究所西南微生物多样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云南 昆明 650091
国内会议
纪念中国微生物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暨2012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
南京
中文
305-306
2012-10-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