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坎皮纳斯类芽胞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目的:对分离自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的一株革兰阳性、常规方法不能鉴定的棒状样细菌进行多相分类学研究,从而确定其系统发生位置及分类学特征。方法:1.标本直接涂片染色镜检;2.分离培养细菌;3.药敏试验;4.细菌16S rRNA基因测序及数据库比对,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BLAST序列比对,利用MEGA4软件包构建系统发育树,从而确定该分离株的种系发生位置。结果:1.标本直接涂片、染色镜检:镜下可见一定数量的革兰阳性杆菌,少许中性粒细胞和上皮细胞。2.分离培养结果:营养琼脂平板上长出单一的小菌落。革兰染色镜检后证实为革兰阳性棒状样杆菌。3.药物敏感性:该分离株对头抱映肪、亚胺培南、头抱曲松、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敏感。对氨曲南耐药。4、16S rRNA基因序列及BLAST序列比对结果:PCR扩增出的16SrRNA基因序列全长1430bp。结论: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成功分离培养到了一株棒状样杆菌,根据其表型性状和种系发生结果证实该菌为坎皮纳斯类芽胞杆菌。
前列腺炎 坎皮纳斯类芽胞杆菌 基因分析 菌株鉴定
岳启安 阎小芹 王焱 赵乃昕
潍坊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国内会议
纪念中国微生物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暨2012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
南京
中文
316-317
2012-10-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