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同患生殖器念珠菌病致病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目的:了解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白念珠菌治疗前后、该患者及其对应丈夫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念珠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将治疗前的RVVC白念珠菌30株设为A组,用同种药物同一剂量治疗1周后复发培养的白念珠菌设为B组;体检无症状已婚女性白带培养为白念珠菌30株为C组作照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分析。将30例RVVC患者的致病白念珠菌30株与其对应的丈夫龟头包皮炎的致病念珠菌30株对照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检测CAI基因型。结果:RAPD分析A, B, C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SSCP分析夫妻致病菌同为白念珠菌者25对,其中CAI基因型相同的13对,而CAI基因型不同者12对致病菌种不同者5对,丈夫分别为近平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结论:RAPD分析显示本组RWC致病白念珠菌在致病和复发的过程中其基因基本上是稳定的。SSCP分析CAI基因型表明夫妻双方的病原菌种不完全一致者占16.67%;同为白念珠菌者中有52%的CAI基因型相同,还有48%的不相同。
念珠菌 生殖器疾病 分子生物学特征 基因表达
郑岳臣 黄文英 邬焱卿 毛叶红 白逢彦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皮肤性病科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地衣系统学重点实验室
国内会议
纪念中国微生物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暨2012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
南京
中文
334-335
2012-10-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