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场诱导高分子结晶:拉伸网络模型
结合微型伸展流变仪和原位同步辐射X射线散射技术,课题组系统研究了几种代表性的结晶性高分子在流动场条件下的结晶行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等规聚丙烯(iPP)和聚氧化乙烯(PEO)。通过这些系统的研究工作,对流动场诱导结晶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看法。不同的高分子体系在在流动场作用下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结晶行为。对于HDPE体系,shish的形成对应一个临界应变,而且这个临界应变小于屈服应变,表明分子链的解缠结不是形成shish的必要条件。而在iPP体系中,超越断裂应变之后才形成shish,此时解缠结已经发生。不同于传统的coil-stretch转变模型,结合流变和结构信息提出了iPP体系在拉伸场下shish形成“鬼”成核模型。与iPP体系不同,PEO体系在伸展过程中即使过了应变硬化也没有出现shish信号。基于实验结果,提出了一个PEO拉伸过程中由于分子发生网络变形而产生体系均匀成核的模型。<br> 目前实验结果表明流动场诱导高分子熔体结晶过程中分子链不一定要经历Keller等提出的coil-stretch转变,更可能是拉伸网络。Coil-stretch转变可能仅仅适合于稀溶液体系。
塑料工业 结晶行为 流动场诱导 拉伸网络模型
TIAN Nan 田楠 CUI Kunpeng 崔昆朋 ZHOU Weiqing 周卫青 LIU Dong 刘栋 LI Xiangyang 李向阳 LI Liangbin 李良彬
National Synchrotron Radiation Lab and College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S Key Laboratory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230029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231-232
2012-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