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886例婴幼儿喂养行为及进食行为调查

  目的:探讨婴幼儿喂养行为、进食行为及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于2004年3月至2008年2月对1个月龄至3岁婴幼儿进行体格检查,排除外器质性疾病或明确慢性疾病,按主诉分组:来诊时有明确喂养困难者为家长组,②以睡眠不实、哭闹、便秘等非喂养困难,但医生问诊发现喂养行为存在问题者为医生组,③临床无主诉前来健康体检的婴幼儿作为自然组测量其体重、身长.采用医生与家长一对一访谈形式,详细询问家长来诊时哺乳和引入乳类以外食物情况,并追溯以往喂养行为。结果:来诊时婴幼儿哺乳频次超过适宜推荐范围占82.6%; 6个月龄以下婴儿哺乳次数在适宜推荐范围仅占26.5%,有50.3%多于和23.2%少于适宜推荐范围;4个月龄以上婴儿夜间有哺乳习惯者占86.5%,其中3次以上占25.5%。每次哺乳持续时间不足15分钟的占38.9%,超过30分钟的占13.7%;纯母乳喂养中40.5%婴儿对最初添加配方奶粉表现抵触。54.1%的家长首先添加蛋黄。6月龄-9月龄-12-36个月龄未添加乳类以外其他食物分别为43.6%, 17.4%, , 11.2% 0-12个月以上婴儿中36%尚未添加肉类食物。配方奶里加米粉和蛋黄分别为34.2%和23.8%;不按比例冲调奶粉,稀释奶液占9.1%、浓缩奶液占11.9%。6个月龄和10个月龄以上婴儿没有机会体验粗颗粒食物分别为59.3%和11.6%。家长喂婴儿食物时看电视占29.0%;婴儿进食有多人干扰者占24.5%:每天喝糖水或甜果水占74.0%。母乳、部分母乳、配方奶喂养出现便秘分别为7.3% ,19.5%,27.5%( XZ=16.114,p=000)。家长、医生组、自然三组出生时体重Z评分(WZ)分别为0.07士1.20,0.14土1.10, 0.06 t 1.06 (Z=0.817,p=0.665);来诊时体重Z评分(WZ)分别为一0.19士1.30,0.28士1.31,0.57土1.05(Z=143.149,p=000)。WZ自身对比分别为:家长组来诊时明显减低(t=3.222,p=0.001),医生组虽有提高但统计学无意义(t=1.430,p=0.154),自然组明显增高(t=10.793,p=000)。结论:婴幼儿不适宜喂养行为涉及范围广且复杂,不适宜喂养影响婴幼儿体重增长。

婴幼儿喂养行为 进食行为 生长发育 体重指数

JIN Chun-hua 金春华 WANG Xiao-yan 王晓燕 ZHAMG Yue 张悦 YANG Rui-hua 杨瑞华 DU Lei 杜磊

Department of Children Health Care,Capital Institute of Pediatrics,Beijing 100020,China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保健科

国内会议

2012年北京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365-372

2012-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