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麻醉药新进展
本文通过研究静脉麻醉的发展史,指出半衰期并不预示静注后作用部位药物浓度下降的相应速率,而控制药物效果的是依作用部位受体的药物浓度而定。故认为简单地比较半衰期选择用药并非是合理的方法。而且,超短效的静脉麻醉药丙泊酚、麻醉性镇痛药雷米芬太尼、肌肉松驰药罗库溴铵的研制成功和临床应用后,大大地提高了麻醉的可控性。静脉麻醉给药方法的进展主要包括TCI、药物相互作用模型的建立和闭环靶控给药,这将给麻醉医生临床用药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多种临床选择,最大限度的保证麻醉质量。
麻醉药 静脉注射 药理学 给药模式
徐浩 孟祥中 徐礼鲜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麻醉科研 西安710032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82-94
2012-07-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