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预防神经外科介入手术苏醒期拔管反应的不同剂量比较

  目的:利用瑞芬太尼靶控持续输注以抑制苏醒期拔管反应.方法:拟在全身麻醉下行神经外科介入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均在七氟醚、瑞芬太尼麻醉下行介入手术.手术结束前15min停用七氟醚,分别按分组将瑞芬太尼靶浓度设置为1.5、2.0或2.5μg/ml.手术结束后唤醒患者,达到指征后拔管.记录拔管期患者心率、血压的变化及呛咳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试验。三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分布均衡,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1.5μg/ml组呛咳反应发生率最高,显著高于2.0μg/ml组和2.5μg/ml组(P<0.05),而2.0μg/ml和2.5μg/ml组间呛咳发生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拔管后lmin心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1.5μg/ml组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2.5μg/ml组。三组拔管和清醒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靶浓度为2.0μg/ml和2.5μg/ml时瑞芬太尼可有效抑制神经外科介人手术苏醒期拔管反应。

麻醉药 瑞芬太尼 神经外科手术 拔管反应 苏醒期

王晓琳 范晓华 邓小明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麻醉科,200433

国内会议

全国第三次麻醉药理学术会议

西安

中文

228-229

2012-07-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