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气象因子对土壤温度影响的滞后性及其预测模型探究
为探讨微气象因子对土壤温度的滞后性影响,利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CR3000气象观测站3月至9月的地下10cm、20cm及30cm的土壤温度与总太阳辐射量、大气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以及风速的数据,研究了土壤温度对于微气象因子的滞后效应,结果表明:(1)各土层的土壤温度对于各气象因子的滞后时间随着土层的加深而不断增大;(2)在不考虑其滞后性与考虑其滞后性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利用了多元线性回归和BP神经网络分析的方法对地下10cm、20cm及30cm的土壤温度预测进行建模,两种建模方法都显示考虑其滞后性的预测精度相对不考虑滞后性有比较明显的提高;(3)用BP神经网络建立的模型在精度上要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土壤温度 微气象因子 滞后性 预测模型
张修玉 黄生志 张强 曾凡棠 许振成 张恒军 房怀阳 汪中洋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广东广州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广东广州;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 广东广州 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 广东广州
国内会议
南宁
中文
2576-2583
2012-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