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测量小腿三头肌厚度对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的康复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超声评定小腿三头肌(比目鱼肌、腓肠肌)对轻中度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脑瘫)儿童康复疗效的评价,提供一种新的康复评价手段。<br> 方法:选取30名具备独立行走能力的轻中度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5例进行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15例仅进行运动疗法训练治疗。使用改良Ashworth (MAS)评定、足印法步态分析、B超测定比目鱼肌(SoL)厚度与腓肠肌中部(GMM)厚度。<br> 结果:1.治疗1.5个月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MAS分值略有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步态分析值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 SoL值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GMM值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MAS分值明显降低(P<0.05);步态分析值明显增加,(P<0.01);SoL值明显增加(P<0.01); GMM值明显增加(P<0.01)。3.两组比较:治疗前两组的MAS分值、步态分析值、SoL值、GMM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MAS分值、步态分析值、SoL值、GMM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4.相关性分析:观察组治疗前、治疗1.5个月、治疗3个月后步态分析值分别与SoL值、GMM值具有相关性(步行足长/立位足长比与SoL值r=0.623,P<0.01;步行足长/立位足长比与GMM值r=0.418,P<0.01)。<br> 结论:B超可以通过反映局部肌肉厚度变化,为脑瘫患儿的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小儿脑瘫 病理诊断 B超技术 疗效评价
盖洁 李晓捷 张士岭 孙奇峰
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 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佳木斯大学儿童神经康复实验室,154003
国内会议
第五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二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学术交流会议
重庆
中文
271-271
2012-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