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早期头颅MRI对早产儿脑瘫发生的诊断价值的循证研究

  目的:系统评价早期头颅MRI对早产儿脑瘫发生的诊断临床价值.<br>  方法:计算机检索PUDMED、EMBASE、COCHRA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纳入早期头颅MRI诊断早产儿脑瘫的精确性研究的文章,对纳入文献进行严格筛选系统评价,提取出原始数据,计算敏感性、特异性、阴阳性似然比,绘制相关曲线及散点图,分亚组探讨异质性来源及与诊断精确性的影响,绘制漏斗图评价偏倚.<br>  结果:最终纳入7篇英文文献,共771个早产婴儿纳入,脑瘫患病人数92人。合并值敏感性0.93”0.65,0.99”,特异性0.89”0.81,0.93”,阳性似然比为8.19”4.48,14.94”,阴性似然比为0.08”0.01,0.52”,诊断比值比106.45”10.50,1079.26”,总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SROC Area),AUROC为0.95”0.92,0.96”。合并值存在明显异质性,除去回顾性研究后异质性显著减低,诊断精确性相应降低。<br>  结论:早产儿早期头颅MRI在诊断脑瘫中有较高的精确性,尤其是对阴性的结果,排除诊断价值高。而对于具有高危险因素的早产儿,头颅MRI的阳性结果,诊断效率可能更高。若作为早产儿常规筛查性工具,尚需进一步行相关经济学评价。

早产儿脑瘫 头颅磁共振 病理诊断 临床应用

黄胜 陈翔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国内会议

第五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二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学术交流会议

重庆

中文

294-295

2012-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