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脑瘫康复与志愿者服务相结合模式的效果观察
目的:针对脑瘫患儿的功能、心理、行为等问题,将传统康复方式与志愿者服务相结合,观察效果,探索在患儿中开展志愿者服务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1年8月以来在本院治疗的脑瘫患儿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并指导家庭康复,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家庭康复的基础上加入志愿者服务.志愿者针对患儿的个体情况,进行小组课、绘画、音乐等多方面的游戏活动.分别于每周三、周五各进行1次,每次1-2小时,6个月为一周期.康复疗效的评估采用儿童康复诊疗管理系统,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末期对患儿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患儿脑瘫综合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功能独立评估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的脑瘫综合功能评定和儿童功能独立评估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且试验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较治疗前提高(p<O.O5).但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O.O5)。结论:儿童脑瘫康复与志愿者服务相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利用志愿者资源,通过医疗机构的平台,为脑瘫患儿创造丰富、多样化的康复环境,有利于提高患儿的康复疗效。如何将志愿者服务更好的与综合康复治疗相结合,值得更深入的研究。
小儿脑瘫 临床治疗 康复模式 志愿者服务 疗效评价
严俊俊 刘合建 赵莹楚
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国内会议
第五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二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学术交流会议
重庆
中文
412-413
2012-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