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式教育在脑瘫儿童可持续康复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通过规范而系统的引导式教育保证脑瘫儿童可持续地有效地进行康复.<br> 方法:为我校学前班2011学年入学的脑瘫儿童,从中择取30名,最大月龄85个月,最小的19个月,平均月龄约51个月.男性19名,女性11名,其中痉挛型13名,不随意运动型1名,共济失调型14名,混合型2名,合并有语言障碍26名,癫痫2名,行为情绪障碍2名.GMFCS5级6名,4级4名,3级10名,2级10名.以引导式教育课程为主导,辅以适当的传统康复治疗儿童全面康复的主导力量,从而保证CPC可持续地有效地进行康复.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对脑瘫儿童进行整体评价,发育水平由取得专业资质的儿科医师采用Gesell儿童发育检查量表进行评价.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 88项进行评价.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采用精细运动能力测试(Fine Motor Function Measure Scale,FMFM)进行评价.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br> 结果:Gesell儿童发育检查量表学期初与学期末评估结果显示,不管是发育商还是发育年龄,适应性行为、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一社交等五个能区的发育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个人·社交能区。各能区发育商和发育年龄的P值均小于0.05,学期初与学期末评估两者之间差异显著。GMFM-88项分值与FMFM分值,学期末均显著高于学期初,P值均小于0.05。说明脑瘫儿童经过医教相结合的全面康复后各能区的发育水平均有明显的进步,粗大运动功能及精细运动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br> 结论:引导式教育课程以适应环境和日常生活为基础,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使脑瘫儿童能得到全面发展。积极培训家长,使家长成为脑瘫儿童全面康复的主导力量,是脑瘫儿童可持续地有效地进行康复的保证。
脑性瘫痪 儿童患者 康复训练 引导式教育 疗效评价
张云杰
广州康复实验学校
国内会议
第五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二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学术交流会议
重庆
中文
432-432
2012-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