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持续惊厥后海马细胞凋亡早期事件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外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惊厥持续状态后海马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变化和细胞色素C(cytochrome,cytC)释放的影响,探讨BDNF在惊厥性脑损伤中的作用.<br>  方法:选用成年Wistar鼠,制作氯化锂-匹罗卡品SC模型,经脑室内注射生理盐水、BDNF及其抗体,于注射后6小时处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海马细胞线粒体△Ψm和cytC含量.<br>  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C后海马细胞△Ψm的降低和cytC的释放均有显著差异(p<0.01).(2)脑室内注射生理盐水(NS)后,注射侧海马细胞线粒体△Ψm较无注射组显著降低、cytC含量较无注射组明显增高;SC后,与NS注射侧相比,BDNF注射侧海马细胞△Ψm明显升高(p<0.05)、cytC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而抗BDNF抗体注射侧海马细胞线粒体△Ψm明显降低、cytC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3)无论在正常对照组还是SC组,BDNF注射侧对侧海马细胞△Ψm及cytC的含量与相应无注射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br>  结论:(1)SC可诱导海马细胞线粒体△Ψm降低和cytC释放。(2)SC后脑室内注射外源性BDNF对惊厥后海马细胞线粒体△Ψm的降低和cytC的释放有一定抑制作用。(3)脑室注射本身可诱导海马细胞损伤,且BDNF在脑室内扩散有限,故脑室内注射在临床应用受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惊厥性脑损伤 药理作用 动物实验

苑爱云 蒋莉 李玉堂 李欣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神经康复科,山东青岛市 266034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重庆市 400014

国内会议

第五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二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学术交流会议

重庆

中文

440-440

2012-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