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ARγ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参照成熟的RICE法制备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模型,确定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中PPAPγ表达变化时间窗,以期为临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提供新的治疗靶点。<br> 方法:7日龄Wistar大鼠共36只,假手术组6只,参照Rice法制备HIBD模型30只,造模后按6h、12h、24h、48h、72 h分五个亚组,每组6只。各时间点断头取脑采集标本,HE染色观察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PPARγ表达变化。<br> 结果: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组织中PPAPγ均低于假手术组,通过对造模后72h内动态变化观察显示,缺血后12h表达最高,并且随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br> 结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脑组织中PPARγ表达低于正常,作为一靶点进行干预可能是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新生儿疾病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动物模型 临床治疗
于丽 张丽华 张士岭
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 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佳木斯大学儿童神经康复实验室,154003
国内会议
第五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二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学术交流会议
重庆
中文
443-443
2012-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