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摹状重叠与非摹状重叠在汉语方言中的表现
学界所讨论的动词重叠其实可分为两类:摹状重叠与非摹状重叠。二者在语音特征、语法意义、句法功能、语用功能、历时来源上都存在巨大差异。本文要讨论的则是摹状重叠与非摹状重叠在汉语方言中的表现。两者在历史不同时期分别占据优势地位,而非摹状重叠与动量组合又在不同方言区呈现出迥异的分布状况,西南官话中动词重叠缺位,但动量组合格式却大量存在,取代了普通话中动词重叠的功能,不同方言中此二者详细的分布情况如何,在意义与功能上有何表现差异,这一演变轨迹如何形成,是否与语言接触、移民有关,都需要进一步考察以确定其原因。
汉语方言 动词 重叠现象 语言风格
匡腊英 张娜
集美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华侨大学华文学院
国内会议
福州
中文
56-56
2011-1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