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案件地域性言语识别应用的辽宁省汉语方音声母特征地理分布研究
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各类政治、刑事、经济、民事等案件中常会出现一些口头或书面的言语材料线索或证据。经过专门学习和训练的刑事科学技术人员能够运用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这些言语材料进行检验、分析和鉴定,从而为案件侦查提供方向和范围、为证明案件事实和认定作案人提供证据。研究怎样运用语言学理论和方法为刑事司法服务的学科,在公安领域中称为案件言语识别与鉴定( Speech 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Criminal Case)。汉语方言特点具有明显的地域属性,是通过地域性言语识别判断涉案言语人所在地区、籍贯的主要依据之一。因研究侧重角度的不同,现有方言研究成果不能在刑事科学技术领域中直接应用,从事案件言语识别教学、研究、办案工作的刑事科学技术人员往往要针对自身的技术需求展开相应的调查研究。本文采用绘制方言特征分布图的方法,以辽宁省汉语方音声母特征的地理分布研究为切入点,展开面向案件言语识别应用的方言调查。按照《中国语言地图集》对我国汉语方言的分区,辽宁省汉语方言分属于东北官话吉沈片、东北官话哈阜片、胶辽官话登连片、胶辽官话盖桓片、北京官话朝峰片。我们在整理方音资料和开展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与普通话语音的对比分析,总结出辽宁省汉语方音”ts””ts‘””s”声母与”ts””ts‘””s”声母的分混,”(z)”声母与零声母的分混,开口呼零声母读”n”、”(η)”、”(n)、”γ”、”?”声母,尖团音的有无,”t(c)””t(c)‘””(c)”声母读”t(s)””t(s)‘””(s)”声母,”n”声母读舌面前鼻浊音”(n)”声母,”xu-”声母与”f-”声母互混,”t(s)、”t(s)‘”、”(s)”声母读成舌叶音声母”t(f)、”t(f)‘”、”(f)”,合口呼零声母读成唇齿浊擦音”v”声母等声母特征及其在省内各方言区(因检案需要,直接指出具体县市名)中的分布规律,并绘制声母特征地理分布图。此外,本文对新老辽宁方言在声母特征上的变化也做了一定的调查整理。
辽宁省汉语方音 声母特征 地理分布图 案件言语识别
王虹
中国刑警学院文件检验技术系
国内会议
福州
中文
159-159
2011-1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