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全浊声母在关中西府方言的历史演变
本文的关中西府指的是陕西中部的宝鸡地区。该地区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方言,古全浊声母的演变并未遵循“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的清化规律,而是有一部分全浊声母字表现出“无论平仄都送气”的特点。从统计结果看来,中古全浊声母清化后仄声字今读送气音在西府各地表现不一致,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是:岐山>陈仓>太白嘴头>麟游>扶风>千阳>宝鸡>太白鹦鸽>凤翔>眉县>陇县>凤县。在西北地区的其他官话方言中,也存在这一现象,比如,在晋南、晋中西部、陕北等相连地区古全浊声母清化送气有大面积的分布,尤其晋南方言保留的古全浊声母仄声送气字音最多。此外,西北地区西部的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区古全浊声母清化送气字音也有一定数量的分布。在西南官话中古全浊声母清化送气的现象也很普遍,分布遍及区内的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只是在送气音字数上明显少于西北地区。本文将分三部分描写古全浊声母在关中西府方言中的表现。第一部分,介绍古全浊声母仄声字在关中西府方言读送气的不同表现;第二部分,介绍古全浊声母在关中西府方言中的新老差异,其中既有新老派的差异,又有“土词”和“新词”的差异,新老差异的实质是两种语音形式的竞争;第三部分,关中西府方言部分全清声母也读送气音。全清声母读送气在关中西府方言中表现不尽一致,我们猜测这部分全清声母是受到感染作用发生语音演变的结果,即原本送气的全浊声母清化后和次清声母合流,形成了强大的送气力量,导致部分全清声母受到吸引变成了送气音。本文还将搜集晋南、晋中西部、陕北、甘肃、宁夏、青海、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全清声母字的读音,以期对这一猜测提供更多的实证支持。这一论据也将进一步证实古全浊声母的送气性质。
关中西府方言 古全浊声母 语音演变 送气
吴嫒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国内会议
福州
中文
182-182
2011-1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