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83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胸部影像学表现分析

  目的:分析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以下简称青霉病)患者的胸部影像学表现及治疗后转归情况,为今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83例艾滋病合并青霉病患者的胸部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3例患者中男60例,女23例,比例为2.60:1,68例患者的CD4+T细胞计数<100个/μl,占81.93%.胸部影像学表现主要分为5种类型:①以结节病变为主要表现29例:结节病灶大小、分布不均匀,其中双肺弥漫分布13例,孤立结节4例,结节合并空洞2例;②以斑片或大片状渗出为主要改变27例,其中双肺分布18例,类似肿块样表现1例;③以肿块病变为主型6例;④以双肺弥漫磨玻璃样改变为主型5例,常同时可见有斑片状渗出;⑤双肺呈弥漫粟粒病变为主型5例;⑥其它表现11例:其中纵隔淋巴结增大3例,仅见胸腔少量积液2例,未见异常者3例.接受治疗后,大部分患者肺部病灶明显吸收、消失.肺部病灶呈双肺弥漫分布的患者41例,死亡6例,占14.63%,与其他病灶分布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3,P=0.032).另外,所有死亡患者CD4+T细胞计数<100个/μl.结论:青霉病绝大部分发生于AIDS晚期患者,胸部表现多种多样,以双肺弥漫性病变患者死亡率高,如果不能及时治疗,预后极差.

艾滋病 马尔尼菲青霉病 影像诊断 病理形态学

卢祥婵 秦英梅 黄爱春 黎之利 卢亦波

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感染科 南宁 530023 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放射科 南宁 530023

国内会议

第四届全国艾滋病临床影像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全国感染及传染影像学最新进展学术会议

郑州

中文

53-55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