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不同注射速率对正常和肝硬化肝脏多期增强扫描动脉期的影响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不同注射速率对正常和肝硬化肝脏多期增强扫描动脉期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进行腹部CT扫描的患者,正常组(A组)40例和肝硬化组(B组)40例,各组根据注射速率不同分为2组,3.5ml/s组(A1、B1组)、2.5ml/s组(A2、B2组),采用Smartprep造影剂跟踪技术,当腹主动脉的CT值到达或超过150HU,按下扫描键正式扫描.记录不同注射速率情况下,肝脏动脉期腹主动脉的触发时间、CT值,统计正常组和肝硬化组动脉期成像优良率,建立统计表并相互比较.结果:注射速率为3.5ml/s和2.5ml/s时,正常组优良率分别为96.4%和91.7%,P>0.05;肝硬化组优良率分别为95.5%和72.2%,P<0.05.注射速率为2.5ml/s时,正常组和肝硬化组腹主动脉平均强化峰值分别为196.40±20HU和186.02±18HU,P>0.05;正常组和肝硬化组动脉期平均触发时间分别为22秒和24秒,P<0.05.注射速率为3.5ml/s时,正常组和肝硬化组腹主动脉平均强化峰值分别为244.90±37HU和219.33±33HU,P<0.05;正常组和肝硬化组动脉期的平均触发时间分别为20秒和22秒,P<0.05.结论:无论是肝硬化组还是正常组注射速率越快,动脉期峰值越高,触发时间越短.相同注射速率情况下,正常组腹主动脉平均强化峰值较肝硬化组高,平均触发时间较肝硬化组短.肝硬化组对注射速率要求高.
肝硬化 螺旋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 注射速率 扫描动脉期
夏振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放射科
国内会议
第四届全国艾滋病临床影像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全国感染及传染影像学最新进展学术会议
郑州
中文
226-228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