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肝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通过弥散加权成像和肝硬化患者肝功能间关系的研究,探讨其在评估肝功能方面的意义.方法:对95例行磁共振扫描,正常对照组35例,肝硬化组60例,其中Child-Pugh分级A级及Child-Pugh分级B级定义为肝硬化AB组,总计28例,Child-Pugh分级C级定义为肝硬化C组总计32例,测量所有肝脏的表观弥散系数值(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s,ADC),比较三组间是否有差异,并分别再进行组间的两两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肝脏的ADC值为1.28±0.14×10-3mm2/s,肝硬化AB组和肝硬化C组的ADC值分别为1.18±0.17×10-3mm2/s和0.91±0.34×10-3mm2/s,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中肝硬化AB组和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硬化C组和肝硬化AB组、肝硬化C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肝功能相关,随着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程度的加重ADC值逐渐增高,因此其可能为肝功能的评估提供影像学的参考.

肝硬化 肝功能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史东立 李宏军 李宁 陈龙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放射科 100069

国内会议

第四届全国艾滋病临床影像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全国感染及传染影像学最新进展学术会议

郑州

中文

233-236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