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兩周金文中的“(畲)”字
本文主要从辞例和用法的角度,封两周金文中“(畲)”字的用例进行了辨析,认为在西周金文中,凡是表示“赐予”、“给舆”一类意思的“(畲)”字,都应该释作“余”,在铭文中通常读作“予”;凡是表示“施”、“置”一类意思的“(畲)”字,都应该释作“舍”,二者在形体上于无明显的区别。在东周金文中,“畲”字在大多数情况下应释作“余”,舆“舍”字形体区别甚明,但偶尔也有例外,因而在封相关古文字资料造行考释时,需充分注意辞例的作用。
金文 汉字形体 两周时期
黄锦前
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国内会议
张家口
中文
114-128
2011-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