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難俗字考辨四則--兼談歸納法和演繹法在俗字考釋中的運用
目前,俗字的研究主要着重於对疑难俗字的考释,但很少有学者封俗字考释的方法进行探封。基于这一现状,利用草书、楷书、《原本玉篇残卷》和《妙法莲华经释文》等手抄本或影印本、敦煌俗字等材料,运用归纳法总结出缶与疋、缶与垂,方与于、方与弓之间的字形关系,试图用演绎法封“(硫)”、“(缺)”、“(旗)”、“(旗)”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认爲这些俗字的产生当是偏旁草书楷化之后相混或是讹变的结果。由此,发现在俗字研究中归纳法和演绎法不可或缺,两者结合起来考释俗字,将封俗字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俗字 字形结构 文献研究 归纳法 演绎法
陳源源 張龍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杭州
国内会议
张家口
中文
332-337
2011-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