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遠國異人」--以胡文煥《新刻臝蟲錄》為討論中心
《山海经》中出现的小人国、穿胸国、羽民国、聂耳国被刘秀称为「远国异人」,而各个朝代的类书事典,「远国异人」仍常出现,甚至加入新的成员。本文以胡文焕的《新刻臝虫录》为主,探讨《山海经》中的「远国异人」在明代留存情况,也探讨异域的变化,阐释异域消长的象征意义。<br> 除了胡文焕版本的《臝虫录》,本文还讨论日本成篑堂本的《臝虫录》,甚至讨论被认爲原是《臝虫录》的《异域志》。由胡文焕《新刻臝虫录》,我们可以了解明代对「远国异人」的态度,不只是边裔异域来朝贡的想像,甚至藉由图像化使得职贡方国具体化、真实化。而《臝虫录》的流传,也暗示晚明社会对职贡国度的兴趣。经历蒙古族的所谓外族统治后,以「应天府」(南京)为中心思考的异域臝虫意识更强烈,职贡想像甚至成为市井小民的「日常实用」文化之一。这样的情况,使得继胡文焕之后,福建建阳日用类书<诸夷门>不得不随俗从众,不停地刊登翻印《臝虫录》的内容。
民间文学 《新刻臝虫录》 胡文焕 远国异人
鹿憶鹿
東吳大學中文系
国内会议
台湾
中文
217-231
2010-10-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