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型生物人工肝反应器内乳猪肝细胞培养的功能评价
目的:采用普通型中空纤维及编织型中空纤维两种人工肝生物反应器,比较其内培养的肝细胞生存时间及功能,为生物反应器的设计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方法:将新生中国实验小型猪的肝细胞与微载体共同培养,待肝细胞与微载体充分粘附形成微载体-球形聚集体后,将其注入生物反应器的外腔,在培养液内加入氯化氨、醋胺酚检测生物反应器的生物转化和代谢功能,行无血清培养检测肝细胞的白蛋白的合成功能,并检测肝细胞酶的漏出量.台盼蓝染色测定肝细胞的活力,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肝细胞与微载体相互聚集,形成了具有一定结构层次的肝细胞聚集体,重构了肝细胞之间的相互连接;接种入生物反应器后,在编织型生物反应器内肝细胞一周内保持较高的活力(至第7天肝细胞活力仍高达70%),对醋氨酚和氯化铵有良好的代谢、生物转化功能,白蛋白合成在第7天为0.57mg/10 6个肝细胞,酶的漏出量也少,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普通型生物反应器组(P<0.05).结论:编织型生物反应器为肝细胞的生长、增殖提供一个类似体内的三维立体环境,是一种性能良好的生物反应器.
生物人工肝 编织型生物反应器 肝细胞培养 功能评价
何礼荣 蒋建华 王英杰 戴坤扬 张允平 刘俊 郭海涛 刘鸿凌
国内会议
江西赣州
中文
51-54
2004-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