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暴雨灾害及其防灾减灾的初步研究

  本文以北京2011年“7·24”和2012年“7·21”特大暴雨灾害为例,初步研究了灾害特点、成因、气象防灾减灾的特征.分析表明,2011年“7.24”灾害是2011年入汛以来北京最强降雨过程,也是2001年以来夏季出现的最为明显的降水过程,具有降雨持续时间长、过程累积雨量大、降雨落区分布不均的特点,过程共造成4人死亡,无重大经济损失;2012年“7.21”灾害是自1951年以来的最强降雨灾害,期间多个气象站连续降水量达到极端气象标准,具有雨量大、降水急、范围广的特点,过程共造成77人死亡,经济损失达到百亿元.灾害成因包括气候条件、气象条件以及人为因素.分析也表明,北京“7·24”和“7·21”特大暴雨灾害的气象防灾减灾特点体现在在暴雨灾害防御体系运行、暴雨预报预警发布、气象信息传播等方面,为城市暴雨防灾减灾工作起到了示范作用.此外,研究也激发了对城市暴雨灾害防灾减灾的思考,城市暴雨灾害的防御需进一步完善暴雨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明确预警信息发布的对象和范围;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普及,提供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暴雨防御建议;进一步开展精细化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研究并建立相应的业务系统;进一步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发挥其在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城市暴雨灾害 防灾减灾体系 气候变化

Yao Xiuping 姚秀萍 YeChen 叶晨 Wang Lijuan 王丽娟 Lv Minghui 吕明辉

Public Weather Service Center of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81, China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北京100081

国内会议

中国气象学会2012城市气象论坛

深圳

中文

138-141

2012-11-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