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散体滑坡抗滑桩土拱效应的细观研究
本文基于颗粒流理论,采用PFC2D程序,对松散堆积体滑坡中抗滑桩加固的土拱形成、发展及破坏过程进行了较系统研究,揭示细观因素(摩擦系数和孔隙率)变化对桩土共同作用性状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抗滑桩首次形成的土拱效应承担极限承载力,土拱破坏后,后续形成的土拱效应承担残余承载力,残余承载力虽有波动,但变化不大。在一定范围内,摩擦系数对土拱效应影响较大,土体摩擦系数越大,土拱效应越明显,土拱极限承载力越大,同时桩体荷载分担比呈增长趋势;颗粒集合体孔隙率的大小对抗滑桩成拱影响显著,密实度低的松散体土拱极限承载力相当于密实度高的松散体的残余承载力。
抗滑桩 松散体滑坡 土拱效应 细观力学 极限承载力
詹永祥 姚海林 董启朋 贺东平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1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勘察分院,云南昆明650041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19-119
2012-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