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安徽铜陵冬瓜山铜金矿床蚀变特征及分带

  本文通过对冬瓜山矿床氢-氧同位素的系统研究,认为成矿热液起源于岩浆,后期不断有大气降水混入:硫同位素对比结果显示,冬瓜山矿床的硫化物和硫酸盐的硫同位素组成与斑岩型矿床基本一致,而与Sedex型及VHMS型矿床明显不同,表明冬瓜山矿床的成矿作用可能与岩浆侵入作用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经过铅同位素全方位对比,认为成矿金属元素铅主要来源于岩浆作用,来自沉积岩地层的铅是次要的;本文通过对冬瓜山矿床蚀变特征及分带的研究认为上部层状硫化物-矽卡岩型矿体发育矽卡岩型矿床蚀变特征,深部部矿体发育似斑岩型矿床蚀变特征及分带。综合认为冬瓜山铜金矿床属于矽卡岩-斑岩型矿床。

铜金矿床 成矿作用 蚀变带 岩浆活动

张赞赞 徐晓春 何苗 刘啟能 王萍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国内会议

第十一届全国矿床会议

贵阳

中文

397-398

2012-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