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既有多层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由于缺乏多层多跨预应力混凝土(PC)框架的研究资料,89规范(GBJ 10-89)和02规范(GB 50010-2002)关于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规定多是依据PC构件或单跨PC框架的研究成果提出。本文对一基于89规范设计的三层两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研究表明:结构框架柱截面偏小,地震破坏集中在底层,最终表现为层间屈服机制;在弹性和弱塑性阶段,结构反应以第一阶振型为主,随着塑性程度的增加,高阶模态对结构反应的贡献逐渐增大;PC框架在中、小震下能够保持在弹性或准弹性阶段,进入塑性阶段的时间较迟,具有较好的弹性恢复能力,且地震作用下的残余变形较小,但残余变形与损伤状态并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此外,具有速度脉冲效应的地震波会使结构产生更大的反应和损伤。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 振动台试验 变形分析 抗震性能

于琦 孟少平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02 东南大学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6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预应力结构理论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

南京

中文

238-244

2012-12-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