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监督制度“稻草人”现象:一个制度协调理论架构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为基础,构造一个制度协调理论架构来解释国有企业监督制度“稻草人”现象,并以这个理论架构来分析国有企业的几种主要监督制度的绩效。制度由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三要素构成,正式规则提供了一个意愿制度供给,而正式规则的执行才能产生实际制度供给,而制度的执行状况又是由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执行机制之间的协调决定的。制度要素不协调而造成的实际制度供给低于意愿制度供给是国有企业监督制度绩效不好的主要原因,这种不协调主要表现在实施机制缺乏。改进国有企业监督制度绩效的主要路径是通过实施机制改变监督者和被监督者的成本收益。
国有企业 监督制度 绩效管理 成本控制
郑石桥 李曼
南京审计学院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125-126
2012-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