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还是能力?基于企业再融资承销商变更的实证检验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特别是管制理论和专用性投资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在我国资本市场发行管制特征下,企业对股票发行的重要中介组织-承销商的作用评价。借助上市公司再融资时是否选择IPO时期承销商为研究视角,本文发现影响再融资续聘承销商的因素一方面在于承销商IPO时期向管制部门“公关”的能力,“公关”能力越强,企业再融资时更容易续聘;另一方面在于承销商向企业做出的专用性投资的水平有关,表现在IPO与SEO之问问隔时间越短,企业SEO前承销商关联分析师跟踪越及时,企业再融资时更容易续聘承销商;进一步的,通过对企业再融资公告的事件研究发现,相对于承销商变更组,投资者对承销商续聘组反应更为负面,支持了承销商与企业的“串谋”效应。本文的经验研究可以帮我们理解在资本市场管制的制度背景下,财务中介组织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
上市公司 再融资承销商 投资决策 资本市场
孔祥 贾倩 刘浩
上海财经大学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217-218
2012-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