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噻拉嗪对山羊不同脑区ATP酶活性的影响

  本实验旨在通过研究噻拉嗪影响山羊不同脑区Na+-K+-ATP酶和Ca2+-Mg2+-ATP酶的活性来探讨噻拉嗪麻醉山羊的中枢作用机制。本实验将25只健康山羊随机分成对照组,诱导组,麻醉组,恢复Ⅰ组和恢复Ⅱ组共5组。对照组肌肉注射生理盐水10 mL,实验组肌肉注射噻拉嗪12.8mg·kg-1。分别于给予生理盐水10分钟后,山羊倒地,翻正反射消失后,翻正反射恢复后和翻正反射恢复后6小时断头取脑组织待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山羊各脑区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结果山羊肌肉注射噻拉嗪后大脑皮质,丘脑的Na+-K+-ATP酶活性分别较对照组降低30.1%和21.9%(P<0.01);大脑皮质、海马、丘脑、小脑和脑干内Ca2+-Mg2+-ATP酶活性分别较对照组降低36.5%、38.6%、35.1%、36.9%和37.9%(P<0.01)。山羊翻正反射恢复后和动物完全清醒后两种ATP酶活性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大脑皮质和丘脑是赛拉嗪作用的主要脑区,而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的改变在噻拉嗪全麻作用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动物医药学 噻拉嗪 山羊脑区 ATP酶活性 临床观察

GAO Li 高利 ZHANG Yu 张宇 WEI Cheng-wei 魏成威 PENG Li-ying 彭立颖 ZHANG Si-xue 张思学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150030,China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动物医学学院外科教研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国内会议

第二届亚洲兽医外科学大会暨第19次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外科学分会学术研讨会

南京

中文

177-180

2012-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