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二茂铁的全氮杂大环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Pedersen<””1”>,Lehn<””2”>和Cram<””3”>分别在冠醚、穴醚和手性冠醚、球苑(spherand)方面的开创性的研究工作,极大地推进了超分子化学和主-客体化学的飞速发展。受自然界特别是在生命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偶合反应”(Coupled Reactions)的启发,设计合成响应或产生信号的功能团的非生物主体分子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热点。如,对pH<””4”>,光化学<””5”>,温度<””6”>和电化学<””7”>产生响应的接受体,它们能通过外界的物理和/或化学作用,影响它们与客体的作用强度和识别某一客体的选择性。自八十年代以来,含电化学响应功能团,特别是含二茂铁的主体分子的合成和性质又是其中一类研究得较多的接受体,已有专著<””7”>和综述<””8”>对其进行了较说尽的论述,它们表现出良好地选择性电化学识别阴、阳离子,能迁移碱金属离子通过液膜,等等;而含二茂铁的全氮杂大环化合物的研究工作是近年来才开展起来的,尚无综述性文章介绍,这类化合物的研究在国内的报道较少<””9”>。本文将介绍这一方面的研究概况。含二茂铁的全氮杂大环化合物按结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①二茂铁作为环框架的单环化合物,多(全)氮杂二茂铁番烷;②二茂铁作为环框架的双环化合物,二茂铁穴醚;③二茂铁作为取代基连接于大环多胺上的二茂铁取代的大环多胺。以下按这三类化合物分节叙述。
二茂铁 全氮杂大环化合
薜鹏 傅恩琴 吴成泰
武汉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23-126
2000-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