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城市化社会的来临--苏州城乡-体化发展研究
高速城市化已经给中国带来了严峻的城乡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探求一条城乡互惠共生的新道路。苏州地区在经历了高速城市化进程后,劳动力非农化基本完成,近年致力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率先对生态功能区进行经济补偿,以期使农村既能保持田园风光和鱼米之乡的特色,又能享受到现代的城市文明,城乡二元分治的经济条件和政策体制障碍正逐步消除,城乡互惠共生、良性互动的机制开始形成,正在进入“后城市化社会”。前城市化社会是生存型的,城市化社会是经济增长型的,后城市化社会是可持续发展型的。研究后城市化社会的特征,对落实国土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防止误入现代化的陷阱有积极意义。
城市发展 公共服务 城乡统筹 可持续发展
韩振武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210033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94-303
2012-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