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中频电刺激穴位在产后催乳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然而受某些因素影响,产后产妇出现乳汁分泌迟缓、泌乳不足、乳涨等诸多问题,给产妇心理生理带来很多困扰和痛苦。研究表明,临床上即使实施早吸吮、勤哺乳,产后48h乳汁分泌不足仍占19.81%。临床需求一种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催乳方法。本文研发利用低中频电脉冲电刺激穴位进行催乳开奶穴位通乳,采取独特的电脉冲对穴位刺激方法,刺激穴位调节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及内分泌功能,达到治疗疾病、促进康复的目的。效果显著。它的研究机理为低中频电流刺激小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通过刺激乳房局部,有限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乳汁淤积,疏通乳腺管。预防乳腺管闭塞、乳腺炎,减少哺乳时的痛苦”’。该治疗方法在国内外主要应用于镇痛、消炎、催眠等作用,用于催乳、产后康复的报道并不多见。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以来使产妇乳汁分泌时间明显提前,增加泌乳量,并明显改善产妇乳涨现象和子宫复旧情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产后催乳 护理干预 低中频电刺激穴位技术 临床应用
张俊茹 漆家学 陈必良 苟元 李亚宁 杨娥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 710032
国内会议
青岛
中文
424-426
2012-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