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河北通志稿》研究
本文为《河北省旧通志研究》(主要含《康熙<畿辅通志>研究》、《雍正<畿辅通志>研究》、《光绪<畿辅通志>研究》、《民国<河北通志稿>研究》等四部分)书稿之第四部分,即《民国<河北通志稿>研究》。该部分大多篇章与《光绪志》进行比较研究,此外,还将气候、地质、矿产等篇与90年代出版的《河北省志》有关篇章进行了比较研究,进而考察20世纪30年代《通志稿》的学术水平。文章重点对民国《河北通志稿》编修背景、编修过程,特别是对该志篇章结构及其内容得失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地探索和评价。《通志稿》新增气候、地质、公债、农业、交涉、宗教、自治、厘金、警政、交通、矿产、印花税、烟酒税、田亩附加税、财政预算、司法、农工商渔业等篇,反映时代和地方特色。这是最具价值之处。《通志稿》为特殊历史条件下未竟之作,但我们从河北通志馆制定的《河北通志》目录来审视,它大体反映了民国时期《河北通志》的基本面貌。研考民国时期河北省情综合著述,此志稿仍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参考价值。
地方志 《河北通志稿》 编修工作 河北省
吕志毅
河北大学
国内会议
宁波
中文
618-664
2011-08-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