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与免疫抑制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nic peripher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PBSCT)与免疫抑制治疗(immunosuppressive treatment,IST)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的疗效与并发症.方法:1993年至2008年我科确诊的25例SAA患者接受了两种方案治疗:PBSCT组12例接受了同胞HLA全相合的PBSCT,预处理方案为Cy/ATG: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 50 mg ·kg-1·d-1静滴,-5天~-2天),兔抗人胸腺免疫球蛋白(ATG,即复宁2.5 mg·kg-1·d-1静滴,-5天~-3天);IST组13例治疗方案为ATG/CSA:ATG(即复宁3.5 mg·kg-1·d-1静滴,共5天),环孢素A(cyclosporine A 5 mg·kg-1·d-1口服,从ATG应用结束后开始应用).观察两种治疗方案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与并发症.结果:PBSCT组中性粒细胞升至0.5×109/L的时间平均为13.5天、血小板升至20×109/L的时间平均为23.5天;IST组中性粒细胞升至0.5×109/L的时间平均为32.6天、血小板升至20×109/L的时间平均为73.8天,两组之间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的造血恢复时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3年生存率、总复发率和总生存率,PBSCT组分别为83.3%、0和83.3%,IST组分别为92.9%、38.5%和48.6%,两组之间的3年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总复发率比较却有差异(P<0.05).两种治疗方案的共同并发症主要是感染且以病毒感染为主,包括巨细胞病毒(CMV)和带状疱疹病毒,但这两种病毒感染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的并发症是,在PBSCT组主要表现为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s.host disease,GVHD)和口腔溃疡,在IST组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结论:Allo-PBSCT和IST都是治疗SAA的有效手段,但Allo-PBSCT具有造血重建快、复发率低等优势,可作为优先考虑.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抑制治疗 临床疗效
许多荣 刘俊茹 王荷花 邹外一 黄珊 李娟
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 51008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17-323
2009-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