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使用作格勤詞以避免指責之調查--以母語中文譯者中譯英為例

  英语要达到「避免指责」(Blame Avoidance)的语用目的,一般透过使用「不及物动词」(intransitive verbs)、「作格动词」(ergative verbs)、「被动语态」(passives)、「名词化」(nominalization)等手法,将「施事」 (agent)隐入背景(backgrounding)来实现。其中,使用「作格动词」较其它手段,达到「避免指责」的效果更为强烈。学者对英语「作格动词」习得上的困难作了大量研究,并提出改进之道。然而,对母语中文人士如何实际使用「作格动词」表达「避免指责」之语用目的,缺乏了解。本研究是以选取本校翻译系四年级学生,翻译研究所二年级”生、以及母语是中文业界专业译者各10名之中译英译文150篇,建立小型语料库。原文采用5篇台湾知名中文报纸之社论,是因为社论富含具有「避免指责」语用目的之语料。我们先找出中文原文中出现的「避免指责」之处,再确定译文中其表达方式,尤其是「作格动词」的使用,最后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以此探讨不同程度的母语中文译者,翻译中文「避免指责」意义时,在「作格动词」使用上是否呈现不同,以及如何不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不仅有助于提升翻译训练品质,而且对一般英语「作格动词」的教学也具有一定意义。

中文翻译 作格动词 语文教学

Dong Da-hui 董大暉 Lan Yu-su 藍月素

長榮大學翻譯系(所),長榮大學

国内会议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Linguistics & Language Teaching(2009应用语言学暨语言教学国际研讨会)

台湾

中文

479-491

2009-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