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自拟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乙肝临床体会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侵入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通过损害肝细胞导致肝组织损伤的一种传染病,病情进一步加重可进展至肝硬化、重症肝炎及肝细胞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br>  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复杂,病程蔓延,治疗困难,缠绵难愈。中医没有慢性乙肝的病名,根据病因病机,归属于中医“胁痛”、“肝着”、“肝郁”等病证范畴,并认为HBV为“病气”、“疫毒”,疫毒损伤正气,正气亏虚,阳气不振,抗邪无力,正不胜邪,邪毒内郁,导致病情迁延难愈。近年来屡见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HBV携带者及肝功能轻度异常的慢性HBV患者的报道,且均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主要与某些治法与方药能抑制HBV、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及诱导人体产生干扰素等作用有关。中医辨证论治,可明显提高疗效。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经验总结,多数研究表明:本病主要的致病因素为湿热邪毒,但湿热毒邪是其外因,是病之标,脾肾亏虚是内因,才是病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肾为先天之本,精气化生之根,脏腑阴阳之根,脾虚则运化不足,肾虚则精无以化气,最终导致元气亏虚。故治疗以健脾益肾为主。本方中莵丝子、枸杞子、当归等补肾养血,淮山、党参等健脾益气以扶正,黄芩半枝莲解毒清化为辅,等清热解毒。诸药共奏健脾益肾、清热解毒之功。临床实践表明健脾益肾法对慢性乙肝携带者免疫功能有较好的调节功能,并对乙肝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慢性乙肝 中医治疗 健脾益肾法 临床应用 疗效评价

王箭焱 陈述 邹必英

江西省九江市中医医院 九江332000

国内会议

第二届江西省科协学术年会第三十六分会场暨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南昌

中文

161-162

2012-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