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教育对提高HIV感染者自我效能的效果评价
自我管理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强调病人在慢性疾病管理中的中心作用,可有效提高病人健康知识,提高疾病管理及日常活动的自信心即自我效能水平。笔者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借鉴美国斯坦福大学创建的慢性病自我管理教育(CDSMP)为基础,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构建HIV感染者自我管理教育项目。本研究旨在评价该项目在实施6个月后,HIV感染者自我效能水平的效果。<br> 本研究结果显示,基线时HIY感染者自我效能总体及各维度得分较低,有待提高。自我效能水平越高,行为的采取、维系和努力程度越高。由于HIV感染者无法通过临床治疗治愈,感染者要长期承担对自尽所感染疾病的自我管理。HIV感染者应在医务人员指导和协助下学习自我管理知识、技能和提高信心。斯坦福大学首创的适合各种慢性病患者的普遍性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就尽以自我效能为理论框架进行设计的,通过一系列措施着重提高患者管理疾病的自信心(自我效能)。因此,在HIV感染者随访管理中.,开展自我管理教育以其提高自我效能意义重大。<br> Bandura通过大量研究发现,自我效能的形成与变化受4种信息源的影响,即直接性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及其他影响因素如心理状态、社会与家庭支持等,它们分别传递着一定的效能信息,影响人的效能水平。本研究通过自我管理教育团队,对HIV、感染者进行教育、指导、心理咨询、随访管理及病友联谊、QQ群及HIV感染志愿者介绍经验,同时,注重拓宽感染者的社会支持系统,改善其抑郁状态。实施自我管理教育6个月后,HIV感染者的自我效能总体及各维度得分水平都得到有效地提高,从而提高有效其自我管理水平。
自我管理教育 艾滋病感染者 自我效能 效果评估
陈晓 陈小英
广西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护理部 537000
国内会议
全国“新一轮医院评审新思路”研讨会暨第4届全国自然灾害护理研讨会
成都
中文
158-160
2012-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