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30年狂犬病流行特征和防制对策
目的:分析宜昌市30年狂犬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市狂犬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分析,采用Excel 2002软件、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年间,全市共报告狂犬病例473例,死亡473例,病死率100.0%.以10年为一个监测周期,我市狂犬病平均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近10年全市共报告78例狂犬病患者,年均发病率为0.20/10万,病死率100.00%.全市13个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其中当阳市(23例)、枝江市(16例)两市共计发病39例,占全市报告总数50.00%;平原地区发病高于山区,有明显聚集性分布特征.40~7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占67.94%,发病以农民和学生为主.肇事动物以犬为主,占96.15%;致伤动物均无疫苗免疫史.暴露治疗人群致伤动物84.05%是犬;城市犬密度为6只/100人,城郊犬密度23只/100人;城市犬免疫率54.7%,城郊犬免疫率14.7%,犬密度、犬免疫率城市与郊区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潜伏期时间为头面部<上肢、躯干<下肢(x2=90.29,p<0.01).结论:犬只管理不规范,群众防病意识差,暴露后未注射疫苗是狂犬病流行的因素;加强狂犬病疫情监测与预警、加强犬类“管、免、灭”、做好暴露人群伤口处理、预防注射狂犬病疫苗,加强已确诊狂犬病患者隔离治疗是防控狂犬病的重要措施.
狂犬病 预警模式 疫苗免疫 流行病学
XU Ying 徐英 XU Yong 徐勇 XU Yun 徐耘 张培 何梅
Yichang Provincial Centre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YIchang 443005,China 湖北省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北省宜昌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局 湖北省宜昌秭归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36-141
2011-04-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