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吡喹酮透皮给药治疗日本血吸虫病

  目的:在新西兰大白兔感染一次以及感染二次日本血吸虫的不同时期,使用吡喹酮(Praziquantel,PZQ)透皮剂对其进行腹部透皮治疗.探究吡喹酮透皮剂的治疗效果,以及吡喹酮与宿主免疫系统是否具有协同作用,为治疗血吸虫病提供更便利的治疗途径.方法:新西兰大白兔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150±2条或300±2条,对感染日本血吸虫不同时期的新西兰大白兔进行透皮治疗,同时采用了不同的透皮次数,并比较感染一次和感染二次日本血吸虫的治疗效果,计算减虫率、减肝卵率和减毛蚴孵化率.结果:感染日本血吸虫28天后吡喹酮透皮剂透皮治疗2次比1次效果好,减虫率分别为96.23%和80.19%.对感染后1天和14天的透皮治疗,感染二次的减虫率都在80%以上.结论:24%的PZQ透皮制剂具有较好的杀灭日本血吸虫成虫作用,透皮次数越多,治疗效果越好;透皮剂对童虫也有一定的作用,对治愈后再感染的减虫效果更好,说明吡喹酮可能具有免疫协同性.

血吸虫病 吡喹酮 透皮治疗 免疫系统 疗效评价

JIANG Yan 江艳 龚仁敏 GONG Ren-min LIN Jiao-jiao 林矫矫 YANG Yi 杨艺 SHI Yao-jun 石耀军 LU Ke 陆珂 李浩 LI Hao ZHU Chuan-gang 朱传刚

Key laboratory for Animal Parasitology, Shanghai Veterinary Research Institute, the Chinese Academy 200241 上海,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动物寄生虫病重点实验室; 241000芜湖,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41000芜湖,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Life Science Colleg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 Key laboratory for Animal Parasitology, Shanghai Veterinary Research Institute, the Chinese Academy 200241 上海,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动物寄生虫病重点实验室

国内会议

第三届北京热带医学与寄生虫学论坛

北京

中文

177-182

2011-04-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