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长沙市某高校肺结核爆发疫情调查与防控措施分析

  目的:了解某高校肺结核爆发疫情的传播链与流行病学特征,总结防控措施,为肺结核爆发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开展现场调查以及病例筛查工作.并收集现场个案调查资料、PPD和胸片排查结果,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使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疫情共有肺结核病例11例,均为男性,发病年龄在19岁-2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1岁.首例病例出现于2007年12月,5月发病数达到高峰,当月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54.5%,8月出现本次爆发最后1例病例后,爆发终止.病例分布于4个宿舍楼,涉及3个年级6个班.在首例病例后,还出现了3代病例,代代时间间隔分别约为:4-5个月、1个月和2个月.结论:近距离、长时间、多频率接触可能是造成肺结核传播的重要原因.本次肺结核疫情的扩散主要是由于飞沫,而尘埃传播在此次疫情中的作用可能不大.严格隔离治疗患者是主要的防控措施.此外,环境消毒、加强通风和健康宣教等措施,在肺结核爆发中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

肺结核 预防医学 传播链 隔离治疗 流行病学

CHEN Qiu-ping 陈秋萍 CHEN Tian-mu 陈田木 FU Zhi-yong 付志勇

Tianxin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hangsha, 410001 天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10001,长沙市 Changsha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hangsha, 410001 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10001,长沙市

国内会议

第三届北京热带医学与寄生虫学论坛

北京

中文

192-196

2011-04-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