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弓形虫Prugniaud株感染小鼠脑组织动态病理学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弓形虫感染小鼠脑组织病理学动态变化,以了解Prugniaud株感染引起脑组织的病变特点,为脑弓形虫病的病理诊断提供了证据。方法:弓形虫Prugniaud株包囊10个经腹腔感染小鼠,观察小鼠的发病情况,并于感染后第5d、10d、15d、20d、25d、30d、60d、90d、120d、150d和180d取脑组织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同时提取脑组织匀浆液DNA,PCR仪扩增弓形虫特异性片段。结果:小鼠感染弓形虫包囊后第6d开始发病,至感染20d开始恢复,急性期死亡率约为20%。病理切片发现脑实质有“噬神经现象”、“血管套”、神经胶质细胞聚集等炎症表现,并见明显弓形虫包囊,同时蛛网膜下腔出现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显示从感染10d起细胞胞浆和胞核中开始发现弓形虫或弓形虫抗原,直至实验结束。感染10d至180d,PCR检测到弓形虫特异性B1基因片段。结论:由于血脑屏障存在,弓形虫Prugniaud株经腹腔感染小鼠后进入脑组织时间较晚,可引起脑组织长期而明显的炎症反应。

脑弓形虫病 病理诊断 炎症反应 免疫组织

WU Shengwei 吴升伟 BAO Huaien 包怀恩 GE Shuang 葛爽 李小燕

Department of Parasitology, Guiyang Medical College, Guiyang 550004;Guizhou Provicial Center for Dis 贵阳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贵阳550004;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阳550004 Department of Parasitology, Guiyang Medical College, Guiyang 550004 贵阳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贵阳550004

国内会议

第三届北京热带医学与寄生虫学论坛

北京

中文

204-209

2011-04-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