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近代中国历史发展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本文主要是回答中国为什么要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本文认为必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明。第一,从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演变来看。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对中国前进方向有清楚的阐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了走向社会主义,第一步是实行新民主主义,第二步才是社会主义。第二,从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角度看。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就有大同思想。有时候,孙中山直接用社会主义来说明他的民生主义主张。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人民中是有影响的。这在一定意义上,形成了历史选择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第三,从近代国际环境和民族危机的影响来看。 1929-1933年由美国引起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深陷经济、政治、信仰灾难的恐慌之中,资本主义的吸引力在危机中日益受到质疑。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辉煌成绩,社会主义的影响力迅速彰显。知识界在对未来中国发展道路进行思索时,不少人表达了对社会主义的热切追求,社会主义思想由此达到高潮。第四,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态度来看。民主党派纷纷明确表态支持中共的政治、经济主张。那时,就是主张第三条道路的知识分子,也不反对在中国实施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此外,本文还讨论了革命和现代化关系问题、民主社会主义问题。

社会主义道路 制度建设 政治思想 近代中国历史

Zhang Haipeng 张海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

国内会议

第二届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

北京

中文

24-38

2009-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