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毛泽东特色的新中国建设

  本文论述了毛泽东领导时期新中国的建设情况。毛泽东首先抛弃了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和封建体制,追随苏联的建设模式,包括农业集体化、工业国有化、五年经济计划管理,以及集中财力从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毛泽东所做出的朝鲜战争的参战决定,虽然避免了强国的联盟,为他赢得了国内和国际上的声誉,却遭到了来自西方国家的外交上的孤立。然而,毛泽东却强调在东、西两个世界的民族独立。“大跃进”运动反映出他想以最快的速度改造苏联模式、中国化马克思列宁主义、恢复中国作为世界强国的历史地位的决心。公社制度的引进以及不切实际的农村与城市的生产目标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危害极大的全国性的饥荒,以及与苏联关系的破裂。然而,毛泽东却坚信他的基本方法是正确的,并进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尝试,发动了与“大跃进”一样具有破坏性的“文化大革命”。毛泽东去世之后,继任者很快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尽管如此,毛泽东时期中国的国家建设还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政权接班人开始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国家的重建工作,并决心恢复中国在政治和经济上的世界强国的地位。

中国历史 毛泽东思想 经济转型 社会主义改造 外交政策

Warren Sun 孙万国 张金才

澳大利亚莫纳虚大学中国研究系

国内会议

第二届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

北京

中文

111-124

2009-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