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当代中国宗教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国际社会进入“开放性”、“外延式”发展阶段,政经交往、文化交流、思想互渗、社会共融乃前所未有,其发展亦对“地域性”、“本土性”的人类生存模式提出了挑战。在这种“全球化”的辐射中,不仅有政治、经济、法律的因素,同样也有文化、思想的因素。因此,不可简单回避或干脆否认“文化全球化”的问题。这种悄然逼近的“文化全球化”就包括当代宗教的传播与影响,而所谓“文化全球化”中“普世观念”、“普世价值”的诉求更是在宗教价值及其意义的表述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在20、21世纪之交曾风靡一时的“普世伦理”运动,就有着浓厚的宗教背景和信仰色彩。所以说,这种“全球化”氛围中的宗教发展,已直接影响到当代中国宗教的存在与走向,成为中国当今社会“软实力”构建、文化发展工程中一个不可忽视、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开放社会”的多元化和互渗性,使当代中国宗教的存在与发展呈现出“门外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互渗局面。宗教在此成为了社会政治和文化交流、不同思想和意识碰撞、融合的一个特殊领域。当今宗教的存在与发展作为大千世界的折射、整个社会的缩影,复杂而多变,自然会很敏感、“无小事”,很容易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后果。为此,我们应该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宗教有特别的关注。本文将探究在“全球化”形势下中国“五大宗教”的发展状况,其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关联和互动,以及目前出现的“教外有教,教内有派”的新走向和由此引发的新思考。
宗教工作 文化传播 法制建设 公共秩序
Zhuo Xinping 卓新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456-465
2009-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